Skip To Main Content

Category: 大咖健谈

间歇断食能增加心脏病死亡风险吗?

文|方舟子

我以前介绍过“间歇断食”的减肥方法,指的是一天之内只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进食,一般控制在8小时之内,其他16小时不能再吃任何东西。简单地说,相当于一天只吃午餐和晚餐,不吃早餐也不吃夜宵,午餐之前、晚餐之后不能吃任何东西。这种减肥的方式现在变得很流行。近十几年来有不少研究表明,间歇断食不仅对减肥有一定的效果,而且还有其他方面的好处,比如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是上海交大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发布了相反的研究结果,认为间歇断食的方式反而与增加心脏病死亡有关。这项研究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在中国尤其轰动,因为是中国人做的。有微信公众号甚至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来介绍这项研究:“16+8轻断食‘跌落神坛’!”

看到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我们首先就应该想:它写成论文发表了吗?发表在什么样的学术期刊上?这个研究结果还没有写成论文发表,现在只是写成摘要投给了美国心脏学会年会。很多学术机构都会开学术年会或别的学术会议,从事研究的人只要交钱就可以参加。参加会议就可以提交论文的摘要,也可以做展板介绍自己最新的成果。主要目的是跟人交流,因为自己的最新发现还没有发表过,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什么问题。会议现场可以在自己的展板前做介绍,别人如果感兴趣,或者看后有什么疑问,都可以提出来,也许就能发现什么漏洞或给你什么启发。所以,一般都是让博士生去参加这种会议,去摆展板,让博士生见见世面,跟业内人士有一个交流的机会。我以前读博士的时候就曾经参加过两次这种学术会议,在那里摆展板跟人交流。

不过,这种向会议提交的摘要一般不审稿,即使审稿也审得很马虎,没法认真审,因为毕竟只是一个摘要而已,跟审论文不一样。所以学术会议上提交的摘要不能列为自己的发表记录。这指的是国外的情况,中国有很多人把会议摘要列为自己的发表记录。

因为拿到学术会议介绍的都是比较初步的结果,还不确定,自己也未必那么肯定,本质上是内部交流,一般不宜向大众宣扬,所以大众媒体本来就不应该报道这种会议摘要。但也有一些会议的组织者,比如美国心脏协会,很喜欢从摘要里挑一些他们认为比较重大的、有颠覆性的、会引起公众兴趣的研究结果发布出来,向媒体推荐,以增加协会的影响力。

上海交大的研究结果就是这么被美国心脏协会推给媒体的。它其实只是一个非常初步的、连论文都不是的结果而已,也没有什么学术含量。它并不是自己做的调查,而是拿别人的现成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很容易出论文。中国搞生物医学研究的人很喜欢做这样的研究,就是因为很容易就写成一篇论文发表。

上海交大的这项研究拿的是美国的数据。美国有一个研究营养学的调查项目“国家营养与健康调查”,调查一些人的饮食习惯,再调查这些人的健康状况,想由此发现饮食跟健康之间的关系。2003年~2018年有4万多美国成年人参与了这项调查,上海交大的研究从中取了2万人分析。这2万人在入组调查的第一年,有两次回顾他们过去24小时的饮食情况,包括进食时间。上海交大的人就根据这两次调查,把这些人按进食时间分组:8小时之内进食、8~10小时之内进食、10~12小时之内进食、12~16小时之内进食、16小时以上进食。一般人都在12~16小时之内进食,就以这一组作为参考,相当于对照组。

因为已经过了十几年,有些参与调查的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心脏病、癌症死亡了,所以就以12~16小时组来对比其他分组,看死亡率究竟是否存在着差别。上海交大的研究结果是,只在8小时之内进食(即间歇断食)的人后来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比正常(即在12~16小时之内)进食的人高了91%,这个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然而,这项研究至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他们分组的根据是这些人参与调查的第一年报告的两天的进食情况,并不知道后来是否一直这样进食。那么,怎么能仅仅根据第一年中两天的进食情况,就认为他们后来一直是这样进食的呢?有些人有两天吃饭的时间是在8小时之内,就能认为接下来的几年、十几年一直都这样吗?这很难让人信服。

第二个问题,如果仔细看一下被归到间歇断食(在8小时之内进食)这组人的情况,就会发现有两个地方比较怪异。参与调查的黑人占8%,间歇断食组的黑人却占了23%。这个比例非常高,几乎是参与调查的黑人占比的3倍。另外,参与调查的人抽烟的比例是18%,但间歇断食组抽烟的比例高达27%。虽然在计算风险时会对种族、抽烟因素进行调整和校正,但这一组有这么高的黑人比例和吸烟比例,总让人觉得被分到这一组的人比较特殊,比如属于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低,或者是不太注意自己健康的人。他们之所以只在8小时之内进食,不是因为特别关心自己身体的状况,相反是对于饮食根本就不在乎,对于吃什么也不讲究,才会进食不规律。如果属于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导致他们因心脏病发作而增加了死亡的风险。比较穷的、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低、对自己身体状况不在乎的人,当然也就会因心脏病而增加死亡风险,并不能因此就认为他们心脏病死亡风险的增加跟间歇断食有关。

上海交大的这项研究属于回顾性的观察性研究,是已经知道这些人心脏病死亡的比例,再回头去找相关的因素。这属于“马后炮”,容易出偏差,所以回顾性研究质量比较差。观察性研究还有一种属于前瞻性的,就是先调查这些人的饮食情况,然后跟踪,看以后有多少人因为心脏病死亡。因为在刚刚调查时还不知道有多高的比例会因心脏病死亡,所以前瞻性研究比回顾性研究可靠一些、证明力强一些,比较不容易出偏差。但即使如此,它还是属于观察性研究,而观察性研究只能证明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最多只能表明间歇断食跟心脏病死亡风险高有关系,但不能据此就说死亡风险高是由间歇性断食导致的,因为还可能是别的因素导致心脏病死亡的风险增加。要证明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还必须有其他方面的证据。

关于间歇性断食与健康的关系,现在有不少动物实验、体外实验、人体临床试验的证据。很不幸的是,这些证据大部分得出的结论都跟上海交大的研究结果相反,都表明间歇性断食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即使上海交大的研究结果以后写成论文发表了,甚至可能在一份比较好的期刊上发表,也不能推翻以前的研究结果,更何况它现在连一篇论文都不是,只是一个摘要而已。所以,说什么表明间歇断食已经“跌落神坛”就说得太早了。

我以前说过,关于间歇性断食的研究已经有十几年了,虽然也有很多的研究,但是这样的研究还是比较初步的,因为营养学研究要做得非常深入、可靠是非常难的,特别是很难做被认为“金标准”的人体临床试验。关于间歇性断食有一些人体临床试验,但都是比较小型的、短期的试验,结果还没那么可靠。所以,对间歇性断食有什么好处的研究还比较初步,以后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完全有可能推翻现在关于间歇性断食对身体健康有益的结论,得出长期来看对健康有害的结论。但那是以后的事,现在仅仅根据一项非常初步的研究,就想推翻那么多研究的结果,是说不过去的。

2024.03.24录制
2024.05.14整理

我为什么去打带状疱疹疫苗?

方舟子

昨天我去医院做体检,护士问我要不要接种流感疫苗。美国只要有医保,疫苗都是免费的,所以护士都很积极地问你要不要接种疫苗。我说我已经有10年没有得过流感,可能对各种类型的流感病毒都免疫了,得流感的概率太低,而且现在的流感季节已经都快过去了,没必要接种。护士又问要不要接种新冠疫苗。我说我已经打过4针新冠疫苗,没有得过新冠,很可能也已经对新冠免疫了,而且我也不属于新冠高危人群,没有什么慢性病、基础病,所以没有必要接种。我问护士有没有带状疱疹疫苗,有就给我打。护士说有,于是给我接种了带状疱疹疫苗。

为什么我要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带状疱疹是什么东西?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叫做“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从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它跟导致水痘的病原体是同样的病毒。在有水痘疫苗之前,几乎所有人小时候都得过水痘。我小时候中国没有水痘疫苗,可以肯定我得过水痘。中国现在虽然有水痘疫苗,但因为自费,很多小孩还是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基本上都会被水痘病毒感染,因为它的传染性非常强。被水痘病毒感染之后,有十几二十天潜伏期,然后皮肤会出现丘疹,丘疹变成水泡。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需要进行治疗,大概一周左右,水泡就结痂了,然后就好了。人体碰到水痘病毒会产生针对它的抗体,抗体把水痘病毒清除光病就好了。但有一部分水痘病毒会跑到脊髓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里潜伏起来。它不复制,不活跃,人体免疫系统就不会识别它,也就没法杀它,它就一直在那里潜伏着。

带状疱疹跟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很有关系。在某种情况下(现在还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因素),潜伏在神经细胞里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被激活,不再潜伏了,开始在神经细胞里大量复制,沿着神经纤维往下跑,一直跑到神经末端,直达皮肤。病毒到了皮肤引起丘疹,然后又变成了水泡。大面积的丘疹、水泡跟带子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把它叫做“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主要出现在躯干、胸部、腰部,所以中国民间把它叫做“缠腰龙”。民间有一个说法,“缠腰龙”如果扩散开去,绕着腰缠一圈人就会死。这是无稽之谈,带状疱疹导致死亡极其罕见,跟绕不绕一圈没有关系。因带状疱疹死亡的主要都是老人,年纪很大,加上免疫功能有问题才会死亡。美国每年因带状疱疹死亡的也就那么几十人,是极其罕见的。

带状疱疹和水痘一样属于自限性疾病。人体免疫系统用抗体消灭了病毒,过一个月左右,水泡结痂就好了。大部分的病情就一个月时间,但这段时间人会非常痛苦。不只是水泡、皮肤的炎症会让人痛苦,更严重的是神经痛。病毒在神经里复制会导致神经发炎,所以会出现神经疼痛,这个疼痛让人很难以忍受。得过神经痛的人说,痛不欲生。更可怕的是,大约有20%得过带状疱疹的人,即使过一个月左右皮肤症状消失了,神经痛也不会消失。这叫“疱疹后神经痛”,会持续几个月,甚至持续几年。也就是说,几个月、几年都会一直感到非常痛。另外,如果病毒从三叉神经跑出来,有可能跑到眼睛里。疱疹在眼睛出现就有可能导致失明,有的暂时失明,有的就永久失明了。所以,带状疱疹的后遗症是比较可怕的。

带状疱疹是常见病,大约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至少会得一次,活到85岁的人有一半都得过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在各个年龄层都有可能发生,只不过年轻人得带状疱疹的概率比较低,得了之后症状也比较轻。年纪越大,风险越高,得了之后症状也越严重,而且得过了还有可能再得,不能终身免疫。

带状疱疹是病毒引起的。虽然现在有抗病毒的药,但效果不佳,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预防。带状疱疹疫苗很早就有了,是默克公司研发出来的一种减毒活疫苗,实际上跟水痘疫苗是同一种,只不过它的用量比较大。这种带状疱疹疫苗的有效性不高,比水痘疫苗的有效性差远了。水痘疫苗的有效性可以达到90%以上,带状疱疹疫苗的有效性只有50%多一点。

葛兰素史克后来研发出了一种新的带状疱疹疫苗。不是减毒活疫苗,也不是灭活疫苗,而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出病毒表面的一种蛋白质,用它来作抗原。这种蛋白质疫苗的有效性很高,50岁以上的人接种的有效性达到97%,70岁以上的人接种有效性也能达到91%。而且保护的时间更长,能保护7年,甚至更长。新的带状疱疹疫苗出现后,原来的疫苗就被淘汰了。美国疾控中心建议50岁以上的人都去接种这款新的带状疱疹疫苗,因为50岁以上属于带状疱疹的高危人群。

新的带状疱疹疫苗要打两针,打完第一针之后过2~6个月再打一针加强针。这个疫苗比较安全,会有一些反应,但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非常罕见。我接种之后的反应跟接种新冠疫苗的反应是一样的:打完之后,到晚上,打疫苗的胳膊很痛,抬不起来。然后是全身发热、口干舌燥、头疼,但睡一觉醒来就好了。据说打第二针加强针反应会更严重,但也未必。打新冠疫苗也说第二针反应会更严重,但我打第二针新冠疫苗的反应并不比第一针严重。即使反应很严重,也是休息一两天就好了,总比得了带状疱疹之后痛苦一个月,甚至痛苦几个月、几年要好得多。所以,建议50岁以上的人都去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2024.02.29录制
2024.04.23整理

三种最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

文|方舟子

以前我谈到,支原体感染是比较麻烦的呼吸道传染病。所谓麻烦,指的是跟其他的细菌传染病相比,其诊断、治疗比较麻烦,但支原体感染本身并不是很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首先,它的传染性不强;其次,大部分支原体感染的症状都很轻,甚至没有症状,是可以自己好的。即使需要治疗,抗生素还是有效的,所以通常情况下它不致命。我没有查到美国每年有多少人死于支原体感染,没有这个数据说明由于支原体感染死亡的人数很少。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是什么呢?是那些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以前一到秋天、冬天,最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是流感,美国每年会因为流感死亡几万人。其次是RSV,也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美国每年会因此死亡10000多人。现在又多了一个新冠感染。它们被称为“秋冬的三重威胁”。2022年秋冬是美国全面放开、解除新冠疫情管控后的第一个秋冬,这三种呼吸道传染病就爆发了。今年的秋冬是中国躺平、全面放开、解除封控后的第一个秋冬,所以中国的呼吸道传染病特别严重,这是预料之中的。虽然大家关心的是支原体感染,但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说法主要是流感,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中国现在已经不检测新冠了,加上中国一向不重视RSV,所以极可能也跟美国去年的秋冬一样,就是三重呼吸道传染病一起爆发。

流感、RSV和新冠,这三种呼吸道传染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的病原体都属于RNA病毒,老人都是它们的高危人群,导致的死亡主要就在老人群体。有差别的是,婴儿也是流感和RSV的高危人群,但新冠对婴儿属于低危。在这三种传染病当中,新冠现在在美国已经不算很严重的威胁了,以后的威胁程度也会越来越低,因为现在对于新冠已经有了有效的疫苗,也有了特效药(也就是辉瑞的Paxlovid)。

从今年开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也不算是一个大的威胁了,因为也有了疫苗,FDA今年5月份批准了RSV疫苗上市。RSV疫苗是一种蛋白质亚单位疫苗,FDA首先批准给60岁以上的老人使用,能够降低严重感染高达94%,是很有效的疫苗。老人是RSV感染导致死亡的最主要的高危人群。还有一个高危人群是婴儿,几乎所有婴儿到2岁时都已经被RSV感染过了。RSV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新生儿是一个很重大的威胁,美国每年会有几百个新生儿、婴儿被RSV感染死亡。为什么疫苗不用在婴儿身上,只用在老人身上呢?因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研发RSV疫苗时出过事。当时就是用在婴儿身上,结果发现接种RSV疫苗以后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有一些婴儿甚至因此死了,后来研究针对婴儿的RSV疫苗就非常慎重,所以现在的新款RSV疫苗就先用在老人身上。那么婴儿该怎么预防RSV感染呢?现在批准的RSV疫苗可以在孕妇身上使用,孕妇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就可以保护新生儿和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被RSV感染。而且,FDA也批准了一种RSV的抗体上市,专门用于8个月以下的婴儿,打一针能够在5个月之内提供保护,降低RSV的感染达到80%。

这三种重要的呼吸道传染病中最难办的是流感。目前的流感疫苗没有什么很好的效果,跟其他疫苗相比是最差的。流感也没有特效药,以前曾风靡一时的、著名的达菲,能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缩短一两天流感症状而已,对于降低重症、死亡并没有很好的效果。跟别的传染病药物相比,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效果都是不佳的。

为什么流感这么难预防、难治疗呢?主要的原因在于流感病毒太容易发生变异了,研发出来的流感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很快就失灵了。为什么流感这么容易发生变异呢?流感是一种RNA病毒,RNA在复制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发生了错误就会发生突变,病毒就出现变异。同样是RNA病毒,新冠病毒在复制时有校正机制,RNA复制出现错误可以改过来。有一种特殊的酶可以对复制时产生的错误进行修改,从而减少了突变。但流感病毒没有特殊的酶对复制错误进行校正,一旦复制发生了错误,就会照样传下去,也就发生变异。平均每复制10000个核苷酸就会发生1次错误,而流感病毒的基因组长度刚好是14000个核苷酸,平均每复制一次发生一次突变,也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变异,所以变异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流感病毒的基因组还有一个特殊之处让它能够产生特殊的变异。RSV病毒的基因组长度是1万多个核苷酸,但它只有1条;而流感病毒的基因组长度只有14000个核苷酸,却分成了8段,变成了8个部分,这就很特殊。流感病毒基因组分8段意味着这8段可以发生重新组合。如果有两种类型的流感病毒同时感染了一个细胞,复制的时候,这8段基因组就可以重新组合,变成一种新型的流感病毒。而人体免疫系统对这种新型的流感病毒是完全陌生的,没有免疫力,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感染。以前发生的、死亡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更多人的流感大流行,就是由于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片段重新组合,产生了新型流感病毒导致的。所以,针对流感病毒研发出有效的疫苗、有效的药物,还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任务。在研发出有效的流感疫苗、流感药物之前,流感就会一直是很大的威胁,可以说是最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

2023.11.27录制
2023.12.11整理

详解关于新冠溯源的四个关键问题

文|方舟子

新冠病毒是从哪里来的?这本来是一个科学问题,现在为这么一个科学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一个原因是有人要把科学问题变成政治问题,另外一个原因是新冠溯源的问题涉及到几个方面,有一些人把这几个方面有意无意地混为一谈,造成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的混乱。我今天就来具体地谈一谈关于新冠溯源问题的几个方面。

第一个问题:新冠病毒是不是生物武器?

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比较肯定的,不是。新冠病毒并不是做生物武器的很好的材料,因为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太低了,被它感染了以后只有大约0.5%的人会病死。而且死的主要是老人和有基础病的病人。作为生物武器,希望针对的是那些健康的年轻人,也就是可以打仗的那些人,而且致死率要高一些才好。去针对老人、病人有啥用?难道是在帮助敌人让人口结构变得更健康一些吗?

而且,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是空气传播,现在认为还能通过气溶胶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是没法控制的。也就是说,把新冠病毒作为武器释放出去了,除了害到对方,也会害到自己。就像现在这样,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受到新冠病毒的危害。

所以,从这两方面可以认为,新冠病毒是不适合于做生物武器的,新冠病毒不可能是生物武器。

但是,有一些人还是认定新冠病毒就是生物武器,在美国、中国都有人这么认为。在美国主要是法轮功的人,以及极右的保守派,认为新冠病毒是中国搞出来的生物武器。但是美国的官方、情报部门是不这么认为的。他们发布的报告的第一条结论就是,新冠病毒不是中国制造的生物武器,不是中国有意释放出来的,而且在新冠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中国政府是不知情的,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新冠病毒是中国搞的生物武器,那就会知道是怎么回事,知道是自己搞的生物武器泄漏出去了。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否认新冠病毒是生物武器。

但是,中国官方、官媒反过来要说新冠病毒是美国搞出来的生物武器,集中地在攻击德特时克堡军事实验室。德特里克堡以前搞过生物武器,但是从1969年开始就不搞了,因为从那时起美国在法律上禁止搞生物武器。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如果法律上禁止了,那么就没有人偷偷摸摸地再去搞生物武器。美国有反对党、法院、媒体在监督着,如果谁敢偷偷摸摸地搞生物武器,后果很严重。如果是总统命令搞的,总统要被弹劾;如果是将军命令搞的,将军要被抓起来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既然在法律上禁止了,美国是不可能再去搞生物武器了,更何况是去拿一个不适合做生物武器的新冠病毒来做生物武器。

第二个问题:新冠病毒是不是人造的,或者说有没有经过人为的改造?

有一些人虽然不相信新冠病毒是生物武器,但是认为新冠病毒是人造的,是为了科研的目的把它造出来的,是武汉病毒所为了做病毒功能增加试验搞出来的。武汉病毒一直在研究蝙蝠的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没法很好地入侵人体细胞,那就对这个病毒做一番改造,让它很容易入侵人体细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科学研究,因为可能因此知道冠状病毒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才会变得能够容易入侵人体细胞。有一些人认为,在做这种正常的科研的时候制造出了新冠病毒,结果不慎泄漏出去。

但是,我们用很简单的逻辑就可以认为,新冠病毒不是通过这个途径制造出来的。做病毒功能增加实验的目的是要让大家知道,原来的病毒没有这个功能,经过改造以后它才获得了这个功能。所以,必须要让人们知道这个病毒是经过改造的,就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掩盖人工改造的痕迹,把它伪装成自然来源的病毒,因为这不符合做这项研究的目的。因此研究人员不会费心费力地去把序列里头的那些人工改造比如说人工拼接的痕迹都给抹掉。那么,如果新冠病毒是改造过的,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序列里有人工改造的痕迹。但是,目前并没有发现有这种人工改造的痕迹,新冠病毒的序列看上去是自然演化而来的。

网上有一些传言,说里面有人工改造的痕迹,什么“密码子用的并不是病毒常用的密码子”、“有特有的福林位点”,这些都是经不起推敲的。目前公认的是,里面没有人工改造的痕迹。

第三个问题:新冠病毒是自然界自己产生的,那么它是怎么传到人身上的?

跟新冠病毒亲缘关系最近的是蝙蝠冠状病毒,它的祖先就是某一种蝙蝠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寄生在菊头蝙蝠的身上。菊头蝙蝠分布在中国、东南亚的深山老林里,武汉没有,所以就不太可能由蝙蝠直接就把新冠病毒传到武汉那里的人身上。那么,就要中间有一种动物来帮着传,也就是“中间宿主”,先从蝙蝠传到中间宿主,再传到人身上。目前这是主流的看法,它有以下这些理由:

第一,病毒通过中间宿主来传很常见,以前多次地发生过,包括跟新冠病毒比较接近的萨斯病毒,现在也认为是通过中间宿主传的。萨斯病毒跟新冠病毒一样,也是源于蝙蝠的冠状病毒,从蝙蝠传到了中间宿主,比如说果子狸,然后再由果子狸传到了人身上。

第二,新冠病毒很容易感染别的哺乳动物,并不是说只能感染蝙蝠和人。现在发现各种各样的哺乳动物都很容易被它感染。养殖场的水貂,动物园里的老虎、大象、狮子,野外的鹿,家养的猫,都能够被新冠病毒感染。也就是说,新冠病毒很容易找到中间宿主,再传给人。

第三,新冠疫情最早集中爆发是在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那里卖各种各样野生动物,很可能就通过它卖的某种野生动物传给人。现在认为,虽然第一次集中爆发是在华南海鲜市场,但在那之前新冠病毒已经在武汉传播了一段时间了。但是,现在也知道,武汉还有别的市场也在卖野生动物给人吃。所以,很有可能刚好有一批野生动物被新冠感染,然后被卖到了武汉的各个野生动物市场,陆陆续续地传染给了人,最终在华南海鲜市场集中爆发。

因为这些理由,现在学术界主流的看法倾向于新冠病毒是通过中间宿主传给人的。

最后一个问题,能不能排除是实验室泄漏呢?

不能,理由也有几条。

第一,中间宿主到现在还没有找到。那么,说通过中间宿主来传,虽然可能性很大,还不是定论,就没法排除有可能是实验室泄漏。“实验室泄漏”并不是说做改造病毒实验的时候泄漏的,而是研究从蝙蝠身上采取来的病毒标本的时候泄漏了。

第二,病毒从实验室泄漏这种事不罕见,在中国也发生过。例如,萨斯病毒在中国就发生过实验室泄漏。2004年,中国疾控中心的实验室保存的萨斯病毒的标本泄漏出去,在北京和安徽感染了9个人,其中一个人病死。以前泄漏过,当然现在也有可能发生泄漏,而且还是类似的病毒。即使是保护等级再高的实验室,像武汉病毒所号称有P4实验室,也会发生泄漏的事件,因为总会出现人为的失误。

第三,武汉病毒所是全世界研究蝙蝠冠状病毒的中心,从云南和其他地方采集了很多蝙蝠冠状病毒的标本保存在那里,而新冠疫情又是在武汉爆发的。刚好有一个研究新冠病毒的中心在武汉,疫情又首先在武汉爆发,当然也有可能是巧合,只不过有一些人就觉得未免太巧了吧?

第四,武汉新冠疫情爆发以后,武汉病毒所把原来放在网上一个数据库的蝙蝠冠状病毒的序列都撤掉了。这就让人觉得蹊跷。现在出现疫情了,本来那些蝙蝠冠状病毒序列是公开的,应该让大家去研究、做对比,干嘛把它给撤下来呢?

由于这些因素,虽然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是通过动物的中间宿主来传的,也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是武汉的实验室泄漏的。究竟是怎么样?现在没有定论,就需要研究。要研究清楚就需要中国配合。中国不配合,那么这个问题也就没法有定论。

据说美国有情报部门认为,在2019年11月左右有三个武汉病毒所的人去看病,出现的症状类似于新冠感染的症状。如果这是真的,是实验室泄漏的强证据。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其真实性怎样。这就是为什么福奇博士要求公布这三个人的病例。如果真有这回事,那也会被掩盖起来,中国政府绝对不可能公布病例。所以,即使新冠病毒真的是从武汉实验室泄漏的,大家都吆喝着要去查,也不可能查的,没法找到证据,那么,对于新冠病毒的起源究竟是不是实验室泄漏,最多就只能怀疑了。

我刚才说的这四个方面的说法,是现在国际学术界对新冠病毒溯源的主流看法。美国情报部门出的报告的结论,跟我的这些说法很接近。这也不奇怪,因为那份报告就是由一批有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士,通读了关于新冠溯源的论文以后写出来的,所以还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表扬,说该报告讲科学,而不是宣扬阴谋论。认为新冠病毒是生物武器,是没有任何根据的阴谋论。

但是,这个报告出来以后,反而遭到了中国官方、中国官媒的攻击。这很冤,因为美国情报部门的报告有一些内容实际上对中国政府有利,是在替它说话。比如说,新冠病毒不是中国制造的生物武器。虽然美国民间有这种说法,但是这个报告把它否定了。也认为新冠病毒不是中国有意释放出来的。甚至还说,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中国政府是不知情的,不知道新冠病毒是怎么一回事。这些实际上都是对中国政府是很有利的说法。这也表明,美国情报部门写这份报告的目的并不是要抹黑中国,而是有比较客观的立场。结果中国方面反而不领情,对这份报告破口大骂。难道要这份报告得出的结论是新冠病毒是中国搞的生物武器,是有意释放出来的,中国政府是自始至终都知情的,才满意吗?

中国官方的这种反应让人觉得很奇怪,去宣扬阴谋论也是很莫名其妙的。相信阴谋论的人当然世界各国都有,美国也有。我刚才说了,美国也有人相信新冠病毒是中国搞出来的生物武器。但是,宣扬阴谋论的人现在都是在民间。川普在台上的时候,美国政府还有人相信、宣扬这种阴谋论,但是那些人现在在野了,现在代表美国政府的这些人没有在宣扬这种阴谋论。中国反而是以官方的身份来宣扬阴谋论,反过来说新冠病毒是美国搞出来的生物武器,整天就盯着什么德特里克堡实验室不放,这是很丢人的。以前川普政府宣扬阴谋论也丢人,现在美国政府已经不这么宣扬了,中国政府还在宣扬阴谋论,那么就很丢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在耍无赖,在满地打滚,显得很心虚。

2021.8.29录制
2023.6.16整理

喝酒究竟对健康有没有好处?

文|方舟子

适当的喝酒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还是有害处,在网上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了,经常引起争议。我以前写过几篇文章讲过这个问题,介绍说,多年以来,有很多研究都表明适当的喝酒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我因此遭到了一些攻击,特别是一些号称也做科普的人的攻击,说我因为本人喜欢喝酒,就夸大了喝酒的好处。他们说,酒精是一级致癌物,致癌物是没有安全值的,哪怕只喝一滴酒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首先我要澄清一下,我算不上是喜欢喝酒的人,只是偶尔喝一点红酒而已。我之所以要写文章介绍适当喝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纯粹是为了做科普,并不是给自己爱喝酒找一个科学依据。

其次,酒精的确是一级致癌物,喝酒的确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但是这跟适当的喝酒可能有健康方面的其他好处,比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不矛盾的。一种食品既可能有对身体健康有害的一面,也可能有有益的一面,所以不能以酒精是致癌物来否认酒精有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致癌物没有安全值,这没错,哪怕只是摄入一点致癌物也能够增加癌症的风险。但是致癌的风险跟摄入致癌物的量有关。量越大,致癌的风险越高;而量越小,致癌的风险也就越小,甚至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并不是说只要是致癌物就不能吃、不能喝。如果某种含致癌物的食品并没有任何好处,那当然要尽量避免摄入;但是如果它在一定的量的范围内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那么也没有必要对它非常恐惧、排斥,不敢碰它。只要把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它致癌的风险就可以忽略,而接受它对身体健康方面的好处。这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我们对很多食品都要这样权衡利弊,对于喝酒也应该这样。

最近,《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的就是喝酒跟死亡率的关系。它是一篇综述,从以前一百多项研究结果中,找出每天摄入酒精的量跟全因死亡率的关系。每天摄入酒精的量指的是平均的量,全因死亡指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的死亡,由于癌症、心血管疾病或别的原因导致的死亡都统计在内,不去具体分析死因。这篇论文的分析结果表明,跟滴酒不沾的人相比,每天喝酒不到1.3克酒精的人,死亡率降低了4%;每天喝酒1.3克~24克酒精的人,死亡率降低了7%(这两个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每天喝酒25克~44克酒精的人,死亡率增加了5%(这个结果也没有统计学意义);每天喝酒45克~64克酒精的人,死亡率增加了19%;每天喝酒65克酒精以上的人,死亡率增加了35%(这两个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有没有统计学意义是什么意思呢?它表示的是这个结果可不可靠,是偶然因素导致的,还是真实的。统计学上用p值来表示一个统计的结果有没有意义,p值太大就没有意义,p值小才有意义。p值要取多大才表明它有意义还是没有意义呢?这就很主观了。业界一般认为p=0.05是可以接受的一个标准,意思是如果假定适量喝酒能降低全因死亡率,那么这个假定不成立的概率只有5%。如果p<0.05就是可接受的,是有意义的,p>0.05就没有意义。我看了那篇论文关于适量喝酒能够降低死亡率的风险那一项结果,p=0.07,刚刚超过p=0.05,所以就被认为无意义,但已经非常接近有意义了。

通俗地说,这篇论文的分析表明,如果喝酒太多,每天摄入的酒精超过了44克,会增加死亡风险;但如果每天摄入的酒精的量不到25克,就不会增加死亡风险,反而有可能降低死亡的风险,只不过这个结果没那么可靠。然而,即使它不降低死亡的风险,也没有增加死亡的风险,那些主张只要喝一滴酒也有害的就说不通了:既然每天喝不到25克酒精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也会增加癌症的风险,那么也会增加死亡率,为什么没有增加死亡率,反而有可能降低死亡率呢?这意味着,在那个范围内喝酒对身体有其他方面的好处,能够抵消致癌的风险,导致死亡率没有增加,反而有可能降低。

喝酒过量、酗酒对健康只有害处,没有好处,这是没有争议的,是公认的事实。有争议的是,适量喝酒是不是对健康有某些方面的好处,能够降低某些疾病的风险。多年以来,有大量的研究都表明适量喝酒的确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能够降低老年痴呆的风险。这些研究有的是观察性的研究,做过调查统计的;有的是实验性的研究,做过动物实验、人体的实验、体外实验,我认为证据是比较充分的。有人说这些研究都是酒厂赞助的,有利益冲突,不可信。并非如此,有一部分研究的确是酒厂赞助的,但更多的研究并没有利益关系。

即使有一天,有非常充分的证据表明适量喝酒的确能够降低某些疾病的风险,但由于酒精毕竟是一级致癌物,再少的量也能够增加癌症的风险,所以医学部门也不会建议人们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致癌物。他们最多也就建议每天喝酒不要超过多少,而不会建议每天应该喝多少。不过,作为个人,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判断、选择,这跟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的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必须要考虑到所有的人,而我们作为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个权衡利弊的选择。

要考虑自己是属于癌症还是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以此决定喝酒对自己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果属于癌症的高危人群,例如有口腔癌、肝癌家族史,或者是乙肝患者,得肝癌的风险比较高,那么应该尽量避免喝酒,因为他们喝酒得癌症的风险要高于喝酒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弊大于利的。但如果不是癌症的高危人群,而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例如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总胆固醇的量比较高、高密度脂蛋白的量比较低、男人在40岁以上、女人在50岁以上,那么适量喝酒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利大于弊的。如果是年轻女性,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本来就比较低,喝酒反而会增加得乳腺癌的风险,她们也应该避免喝酒。

喝多少酒算是适量呢?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因为酒精对女人的伤害要比对男人的伤害大得多。如果男人平均一天喝酒不超过两杯,女人平均不超过一杯,就算是适量了。但杯子有大有小,怎么算呢?我们喝不同的酒,用的杯大小是不一样的,啤酒杯是最大的,葡萄酒杯是中等的,喝白酒的杯子很小,根据不同的酒用不同的杯来算就可以了。究竟怎么样算适当的喝酒,没必要算得那么精确,没必要拿量筒来量多少酒精,大概有一个量的概念就可以了。

2023.04.09录制
2023.05.16整理

减肥终于有了特效药

文|方舟子

减肥最关键的是控制饮食,其次是锻炼,很多人做不到,或者虽然做到了,但效果不好。人们还是希望有很有效的减肥药,吃了就能让体重降下来。由于市场极大,有很多实验室、制药公司都在研发减肥药,但几十年来进展一直不大。搞出来的减肥药或者效果不好,或者效果还可以,但副作用很大,也没法用。在这几十年的研发过程中,最大的突破是发现了人体内有一类激素能够影响食欲,可以针对它来研发减肥药。

最早发现的这类激素是瘦素,是1994年在老鼠身上发现的。有一类老鼠体内没有瘦素基因,没法生产瘦素,吃东西没有节制,吃得再多也不觉得饱,所以就会不断地吃,把自己吃成了大胖子还在吃。注射瘦素后,它们就知道节制了,吃到一定程度就不吃了,体重很快就会降下来。后来发现人体内也有瘦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人们就想:能不能用瘦素来做减肥药呢?这就要做临床试验了。找肥胖症患者来做试验,注射瘦素,还要有安慰剂对照。但试验结果发现没有效果,注射瘦素减轻的体重并不比注射安慰剂明显。这是因为只有极少数肥胖症是体内缺乏瘦素导致的,绝大部分肥胖症患者体内都有正常含量的瘦素,甚至比一般人的瘦素含量还要多。他们之所以肥胖是因为对瘦素不敏感,而不是缺乏瘦素,所以补充瘦素起不到作用。在发现了这一点以后,用瘦素做减肥药的研究就放弃了。

人们改而研究另一种类似的激素,叫做GLP-1(Glucagon-like Peptdie-1,胰高血糖素样肽-1,它的名称很拗口,所以一般用缩写)。GLP-1的发现比瘦素还要早,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发现了,只不过一开始人们不知道它还能影响食欲。当时发现它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让血糖降下来,可以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

GLP-1作为一种激素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为在细胞上有能够跟它结合的受体。要研发针对GLP-1的药物,就要找出一种跟它类似的化合物,它也能跟受体结合、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就可以作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第一款这类药物是英国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艾塞那肽,2005年被FDA批准上市。别的公司也在研发类似的药物,例如丹麦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也搞了一种药,叫做利拉鲁肽,2010年被FDA批准上市,也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

作为药物,要上市就要做临床试验,在做临床试验时发现该药有一种副作用:试验对象的体重变轻了。为什么体重会减轻呢?研究发现,我们大脑控制摄食的中枢里也有GLP-1的受体,所以这种药跑到大脑里跟受体结合,也能抑制食欲。我们胃里也有GLP-1的受体,药物跟它结合以后会让消化的速度变慢。胃排空的速度慢了,我们就会一直觉得肚子饱饱的,没有食欲。没有食欲就不会想吃东西,吃的东西少了,体重也就减轻了。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出现了体重减轻的副作用。

既然它能够让体重减轻,那不就可以作为减肥药来用了吗?所以,诺和诺德公司就开始做利拉鲁肽减肥的临床试验,发现有效果。使用利拉鲁肽的那一组,体重平均减轻了8%;而安慰剂组体重平均只减轻了3%,证明利拉鲁肽作为减肥药是有效的。2014年,它被FDA批准作为减肥药上市了,是被批准上市的第一款这类减肥药。不过,它虽然能够减轻体重,却不那么明显,才减轻了8%。而且还有一个缺点,每天都要注射,很不方便,难以坚持,所以还需要找到比它更好的类似的药物。

诺和诺德发现了另外一种GLP-1的类似物,叫做司美格鲁肽。它能跟受体结合得更好,药效持续的时间也就更长,不用每天都注射,只需要一周注射一次,而且效果也更好。司美格鲁肽在2017年被FDA作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上市,但民间口口相传的却是司美格鲁肽减肥的效果要比利拉鲁肽好得多。理论上也的确如此,因为它们是类似的药物,原理是一样的,而司美格鲁肽作用的时间更长,药效更强,减肥的效果就应该更好。很多人,特别是明星,就去找医生开司美格鲁肽来减肥,而不是用来治疗Ⅱ型糖尿病(这是允许的,因为司美格鲁肽已经批准上市了,医生可以用它来作别的用途),这就相当于跟糖尿病病人争药用了。而且,司美格鲁肽究竟有没有减肥的效果、效果有多大,还需要做临床试验来证明。诺和诺德继续做临床试验,要证明它的确有减肥的效果。司美格鲁肽减肥的三期临床试验是2021年做完的,结果表明它减肥的效果的确非常好,使用16个月就能减轻体重平均达到15%,比利拉鲁肽减轻体重8%要好得多,同年就被FDA批准作为减肥药上市了。不过,同样的药物,减肥的版本跟治疗糖尿病的版本剂量不一样,要减肥就买减肥的版本,不用再跟Ⅱ型糖尿病病人争药用了。

其他大的制药公司也研发类似的减肥药来抢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美国的礼来公司,它也搞了一款类似的减肥药,叫做替尔泊肽。这款药是2022年上市的,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但礼来公司也想把它作为减肥药,所以也在做减肥的临床试验。2022年,三期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出来了,发现比诺和诺德的药效果还要好。使用16个月能减轻体重平均21%,诺和诺德的药只减轻15%,而且也是一周打一针,并没有更麻烦。替尔泊肽今年四月份才能完成三期临床试验,作为减肥药的版本可能要等到明年才会批准上市。替尔泊肽跟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相比是有差别的,它是所谓的双靶点的药,就是一个药针对两个靶点,能同时跟它们结合。一个靶点仍然是GLP-1的受体,另外一个靶点是激素GIP的受体。为什么跟GIP受体结合起到GIP激素的作用,反而能增强减肥的效果呢?这个原理目前还不清楚。

加州的安吉制药公司也在搞自己版本的减肥药,也是两个靶点的减肥药,一个靶点还是针对GLP-1受体,另外一个靶点虽然针对的也是GIP受体,但跟礼来公司的药相反,它是抑制受体的。初步的临床试验效果据说比礼来公司的还要好,只要使用4个月就能减轻体重达到15%。不过,这还是很初步的临床试验结果,最终的结果什么样、什么时候会被批准上市、有没有可能批准上市,现在都还不清楚。

目前来看,这类针对GLP-1受体的减肥药相当有效,也是比较安全的,但并不等于就没有问题。第一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贵,一个月用量的费用目前是1000多美元。如果不是治疗Ⅱ型糖尿病,而是单纯为了减肥,那么医保公司认为不是治病,一般就不会支付费用,要完全自费。第二,这个药很可能要终身使用,一旦停了,体重就会慢慢地逐渐反弹。第三,这类药是有副作用的,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呕吐、拉肚子、胃疼、头疼,这些副作用可能都是因为它影响了消化导致的。有的人副作用比较轻,可能没啥感觉,但也有人副作用比较大,甚至受不了就放弃了。在做临床试验的时候,有一小部分人因为副作用太大,主要是受不了恶心的感觉放弃。还有,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长期的不良反应,用了十几年、二十几年以后是不是会出现什么问题,目前还不清楚,因为这个药太新了。另外还有一个副作用,因为减肥的速度太快、太明显,虽然能够很快地减轻体重,但是也让脸上的脂肪很快就消失了。脸上的皮肤因此变得松弛,出现皱纹,甚至凹陷下去,人看上去就显老。所以明星、名人用药减肥之后,还必须去做美容手术,费用又增加了。

所以,虽然减肥药的效果很不错,但最好还是让有必要使用的人去用。什么样的人属于有必要使用的人?肥胖症或者体重超标,并因此导致慢性病的人。如果仅仅是体重超标,但并没有因为肥胖引起什么慢性病,就没有必要使用减肥药。如果只是为了减轻体重,让自己体型变得更好,最好还是通过控制饮食和锻炼。

2023.02.26录制
2023.04.18整理

另一种减肥时尚生酮饮食

文|方舟子

上次我谈到间歇断食是一种减肥的方法,有人问:在断食期间不能吃零食、不能吃夜宵,能不能喝饮料呢?可以,但是要喝不含热量的饮料,比如水、茶、黑咖啡。

还有人问:断食期间空着肚子会不会导致胃溃疡、胃疼?饿肚子是不会导致胃溃疡的。胃溃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还有一部分是吃药引起的。如果有胃溃疡,空腹时会导致疼痛加剧。所以,这个问题是倒果为因:不是经常饿肚子导致胃溃疡,而是胃溃疡在饿肚子的时候导致胃疼,应该先治疗胃溃疡。

还有人问:在断食的时候会燃烧脂肪,脂肪会产生酮体,会不会导致酮体中毒?间歇断食的能量来源主要还是葡萄糖,酮体产生的时间比较短,量也比较少,不至于导致酮体中毒。只有在长时间、大量产生酮体的时候,才会有酮体中毒的危险,例如现在也很流行的减肥方法生酮饮食就有这个风险。

生酮饮食并不是一种新的减肥时尚,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最开始用于治疗癫痫病儿童,后来才有人把它作为一种减肥的方法,在美国至少已经流行二、三十年了。近年来传到中国,有很多网站、公司都在卖生酮饮食套餐,涉及到很大的商业利益。它之所以那么火,跟商业炒作有很大的关系。

生酮饮食是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甚至可以说是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正常的饮食情况下,我们从食物当中吸取的能量应该有50%左右来自碳水化合物,但生酮饮食把这个量降到了10%以下,甚至只有5%左右。碳水化合物的量只有正常饮食的1/10,相当于每天能吃到的碳水化合物只有二、三十克。一根香蕉里含有的碳水化合物的量也就是二、三十克,如果采用生酮饮食,相当于吃一根香蕉就达到所需碳水化合物的量的要求了。正常情况下,身体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碳水化合物消化后产生的葡萄糖,这是身体优先采用的能量物质。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控制到几乎没有了,身体需要的能量从哪来呢?小部分是从蛋白质来的,绝大部分来自于脂肪。蛋白质如果摄入得非常多,多出来的部分可以转化成葡萄糖作为能量供应。通过燃烧脂肪产生酮体,酮体也可以像葡萄糖那样作为供应能量的物质。生酮饮食80%左右的能量来自于脂肪,靠脂肪产生酮体来供应能量。生酮饮食的叫法就是这么来的。

生酮饮食的减肥效果究竟怎么样呢?在几周、几个月的短时间内,生酮饮食的减肥效果很显著,体重下降得比较快,但这主要是因为身体脱水导致的。大幅度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会导致身体脱水,身体的水分减少了,体重当然也就会随之下降了。临床试验表明,一、两年之后,生酮饮食跟其他控制饮食的减肥效果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而且,生酮饮食吃的食物比较单调,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人们是很难长期坚持的。一旦放弃生酮饮食,恢复正常饮食,减肥的效果就会消失,体重会逐渐反弹。还有,生酮饮食是有副作用的,其中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容易导致酮体中毒。体内积蓄的酮体太多了,身体就会出现一些症状,头疼、发困,情绪会变得很不好,还会口臭,原因不是口腔不卫生,而是酮体本身在体内积蓄很多以后发出的臭味。

如果长期坚持生酮饮食,还可能会有别的健康方面的风险。生酮饮食一直在燃烧脂肪,燃烧脂肪是由肝脏来做的,这就会增加肝脏的负担,长期下去就有可能对肝功能造成影响。生酮饮食除了大量摄入脂肪,还要比别的饮食摄入更多的蛋白质,而蛋白质的代谢是由肾脏参与的,这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长期下去就可能增加慢性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更关键的是,生酮饮食违背了营养学的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要健康必须做到饮食均衡,吃的食品要多样化。但生酮饮食吃的食品是很单调的,片面强调吃脂肪、蛋白质,又要尽量避免碳水化合物,就违背了饮食均衡的原则。我上次谈到,生物医学的问题是很复杂的,很多结论以后有可能被推翻。但很多结论也有非常充分的证据证明是正确的,不容易被推翻。饮食均衡就是这样一条已经被非常充分的证据证明了的结论,可以把它作为一条基本原则。生酮饮食违背了这条基本原则,长期来看就会出问题。

生酮饮食大量摄入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人会说,我在吃生酮饮食的时候只吃好的脂肪,比如只吃橄榄油,它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其实,这是很难做到的,不可能每天摄入那么多脂肪都是好的脂肪。即使只吃橄榄油,它也只是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里面还是有饱和脂肪酸的,只不过量比较少而已;但如果大量摄入橄榄油,里面的饱和脂肪酸也就难免过量摄入了。

生酮饮食还有一个危险,那就是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它要尽量避免碳水化合物,不仅谷类食物不能吃,主食不能吃,连很多水果、蔬菜也不能吃了,因为很多水果、蔬菜里也都有碳水化合物。而我们身体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就是水果和蔬菜,不吃水果和蔬菜就容易导致缺乏某种维生素、矿物质。吃生酮饮食的人想要避免这个问题,还要吃复合维生素。然而,即使复合维生素能够完全满足人体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也还缺乏膳食纤维,因为人体需要的膳食纤维主要也是来自水果和蔬菜。而膳食纤维的摄入对于身体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可以避免便秘。生酮饮食容易导致便秘,是不是在复合维生素的基础上还要每天吃膳食纤维胶囊呢?

即使通过服复合维生素、吃膳食纤维胶囊满足了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是难以通过吃保健品来解决的。在水果和蔬菜里还含有很多种类的植物化学物质,它们虽然不是必需的营养素,但对于身体健康、预防慢性疾病也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有很多植物化学物质具有保健作用。但是我们对这些植物化学物质研究得还很少,究竟多少种有保健作用、达到多少的量才有保健作用,目前并没有研究得很透彻,所以很难通过吃保健品来满足这个需求,更何况保健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归根结底,吃保健品还不如就吃水果和蔬菜。既然生酮饮食长期下去会对身体健康有不良的影响,那么我们对于饮食还是要坚持均衡、多样化的原则。

2023.02.23录制
2023.04.17.整理

说说减肥新时尚间歇断食

文|方舟子

一个人体重为什么会增加、变胖?根本原因是摄入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多余的能量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储存下来,体重就增加了。减肥就要反过来,让摄入的能量少于消耗的能量,体内储存的脂肪就会分解掉,体重也就降下来了。所以,减肥有两个方法:要么减少摄入的能量,要么增加消耗的能量。

传统的做法一直强调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少吃多运动。少吃是为了减少摄入能量,多运动是为了多消耗能量。但十几年来的研究表明,靠多运动来减肥是非常难的,因为一个人每天消耗的能量基本上是固定的。有人可能觉得奇怪,多运动,就多消耗了能量,怎么能说能量的消耗是基本固定的?多运动的确能让身体的运动系统多消耗能量,但身体会做出调节,让其他地方消耗的能量减少;反之,如果少运动,其他地方就会多消耗能量,消耗的总能量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想靠多运动来减肥是很难的。这并不是说运动对身体没有好处。运动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可以让身材变得更匀称,让肌肉更发达,还能降低各种各样慢性疾病的风险等等。

既然靠运动很难减肥,那么减肥主要就应该靠少吃。传统的做法是每天、每顿饭都要注意少摄入能量,而要控制能量的摄入,就要精心计算每顿饭的能量是多少,不要超标。对很多人来说,这么做是很难的,因为一般人都不习惯每吃一顿饭都要算一下能量的多少。即使有人为了减肥,把每餐食物的能量精确地控制,也很难坚持,而一旦不坚持,就很容易反弹。

最近十几年开始流行一种新的减肥方法,叫做间歇断食,在一定的时间内断食,不吃东西。这样做的效果跟每顿饭少吃是一样的,也可以起到减肥的作用,而且容易坚持。这十几年,生物医学界对间歇断食有很多研究,基本认可间歇断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减肥方法,跟每顿少吃的效果差不多。

间歇断食有几种做法。一种是一天正常进食,一天断食,轮着来。一种是一周有五天正常进食,断食两天。断食的时间不能太长,如果超过了两天,就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但是,这两种做法要断食一天或两天,很多人是做不到的,非常难以坚持。还有一种做法是每天都吃,但是把断食的时间控制在12小时以上,最好是16小时都不吃。也就是说,把吃饭的时间控制在8小时之内。在这8小时之内,不管吃两顿饭还是三顿饭,把所有要吃的饭都吃完,然后就不吃了。这种做法比较容易坚持,只要吃过晚饭之后,坚持在睡觉前什么都不吃,不吃夜宵,也不吃零食,就可以了。这是选择断食12小时的做法。如果选择断食16小时,那么除了不吃夜宵,还要不吃早餐。也就是说,一天只吃两顿(午餐和晚餐),不需要计算每一餐食物的热量是多少,只需要控制吃饭的时间。控制断食时间的间歇断食比较容易坚持。

为什么间歇断食能够起到减肥的作用呢?原理其实非常简单。我们进食之后,食物里的碳水化合物就会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用来供应身体能量的需要。这些葡萄糖能够维持的时间也就10~12小时,如果距离上一餐的时间超过了10~12小时,从食物吸收来的葡萄糖就用完了。这时候,身体需要的能量就要用到肝脏储存的糖原,在糖原不足时就要分解储存的脂肪。断食12~16小时时,身体来自脂肪的能量供应增加了60%,其中在断食18小时时达到高峰。所以,如果能让不吃饭的时间超过12小时,体内的脂肪就会慢慢地被分解掉,体重也就降下来了。反之,如果一直让身体能不断地从食物吸取葡萄糖,体内的脂肪就没有机会分解、消耗。这就是间歇断食能够减肥的原因。

间歇断食除了能减肥,它对身体还有别的好处。当身体处于断食状态时,就会跟锻炼一样,让细胞处于一种轻微的压力下,细胞的各种功能就会被调动起来,这种状态对健康是有益的。另外,间歇断食能够减轻体内的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跟多种慢性疾病,像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症等等,都是有关系的。所以,减轻慢性炎症,也就能降低罹患这些慢性病的风险。因此,即使是体重正常、不想减肥的人,间歇断食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间歇断食会有一些副作用,例如会感到饥饿、头疼、失眠、心情不好、身体感到虚弱等等。不过,这些副作用通常会在一个月内消失。间歇断食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正在长身体的未成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都需要增加能量摄入,是不应该断食的。某些疾病的患者,例如I型糖尿病病人要使用胰岛素,断食会有低血糖风险,这些病人如果想断食,就要征求医生的意见。体重偏轻、营养不良的人不应断食。有进食障碍或者曾经有过进食障碍的人也不应该断食,因为有可能让进食障碍加重或者复发。另外,如果进行间歇断食,也不等于在可以进食的时间内就随便乱吃,还是应该吃得健康,做到饮食均衡,不要放开胃口乱吃垃圾食品。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对于间歇断食的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号称研究了十几年,但十几年对于生物医学研究来说,时间是比较短的。虽然生物医学界现在比较普遍地认为间歇断食对身体有好处,但它的证据还比较薄弱,主要的证据来自动物研究,而动物研究的结果未必适用于人。人体的研究也有,但还不多。对于间歇断食究竟有什么样的好处,这些好处有多大,有没有什么风险,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生物医学的问题往往是非常复杂的,新的研究有可能会推翻以前的研究结论,大家对此一定要当心。

2023.02.20.录制
2023.04.16.整理

新冠感染会导致猝死吗? 

文|方舟子

新冠感染导致的死亡往往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但也会有人突然死了,也就是所谓猝死。网上有不少这方面的传闻。芜湖某医院,一名才30多岁的男护士被新冠感染了,但医院要求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带病也要上班(不然就没人上班了),这名男护士在医院的卫生间猝死了。网上还有人说,华为研发中心两名年轻员工被新冠感染后也被要求带病上班,也猝死了。少林寺的总教头,号称会达摩内功,能够百病不侵,但被新冠感染后也死了,据说是转阴之后马上去练功,然后猝死的。这些病例如果都是真的,他们猝死最大可能是心肌炎导致的。

心肌炎是猝死的一个常见原因。例如,美国新兵训练也会发生猝死事件,猝死的新兵当中20%都是心肌炎导致的。运动员在运动时也会猝死,常见原因也是心肌炎。被新冠感染了,为什么会导致心肌炎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新冠病毒能够攻击、入侵心脏细胞,导致心脏发炎,也就是心肌炎。另一方面,人体免疫系统在发现新冠病毒入侵之后,要调动起来消灭病毒,就会分泌各种各样的细胞因子。有时候,细胞因子分泌得太多,就造成了“细胞因子风暴”,结果免疫反应过于强烈。细胞因子不仅要攻击病毒、被病毒入侵的细胞,甚至连健康的细胞也会攻击。心脏细胞也会受到细胞因子风暴的影响,遭到攻击就会导致心肌炎。所以,被新冠感染是有可能导致心肌炎的。那么,这个概率有多高呢?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没有被新冠感染的人,心肌炎发生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九;被新冠感染的人,心肌炎发生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百五十。也就是说,被新冠感染之后得心肌炎的概率是没有被感染的人的16倍多。

不过,得了心肌炎也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大部分心肌炎患者都会自己好,只有极个别的需要住院治疗,更个别的会死亡。有过一个统计,因新冠感染导致心肌炎的人,只有1%需要住院治疗,只有0.015%会死亡。但是,心肌炎猝死毕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而且由于猝死跟运动有关,所以网上就有一种说法,说如果被新冠感染了,就要避免运动,连澡都不能洗;甚至即使“阳康”,已经转阴了,也要在一周之内避免任何运动。这就太夸张了。适当的运动还是很有必要的,应该避免的是剧烈的运动。

那么应该在多长时间内避免剧烈运动呢?如果被感染且没有症状,要在三天之内避免激烈的运动。这三天主要是为了观察无症状会不会变成有症状,观察变成轻症后有没有表现出心肌炎的症状。在有症状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激烈的运动,症状消失才可以恢复正常的运动。如果出现心肌炎的症状,心跳过速或心律不齐;或者觉得胸痛,特别是在深呼吸的时候胸痛;头晕,特别是站立时觉得晕眩;以及呼吸困难,都提示有可能是心肌炎。但是也未必,因为新冠感染导致的其他症状,也有跟心肌炎症状很相似的。所以,如果出现了类似心肌炎的症状,怀疑自己可能得了心肌炎,就应该到医院去做诊断。如果确诊是心肌炎,即使症状消失了,也不能就剧烈运动,因为心脏的恢复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如果确诊得了心肌炎,就要在3~6个月内避免剧烈的运动。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预防新冠感染后导致心肌炎呢?有的,那就是接种信使RNA疫苗,也就是辉瑞的疫苗或莫德纳的疫苗。我刚才说了,如果被新冠感染,得心肌炎的风险是没有被感染的人的16倍;但只要接种了信使RNA疫苗,感染以后得心肌炎的风险就只有2倍。可见,接种信使RNA疫苗预防感染之后得心肌炎,有效率是非常高的。有人质疑,不是说接种信使RNA疫苗有一个不良反应,就是会让人得心肌炎吗?没错,是有这样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特别是男性年轻人。但这个风险只有十万分之几,跟被新冠感染以后得心肌炎的风险千分之1.5相比,低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由疫苗接种导致的心肌炎,症状要比被新冠病毒感染之后导致的心肌炎轻得多。权衡利弊的结果,还是应该接种信使RNA疫苗,它的好处远远大于可能的风险。

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机会接种信使RNA疫苗就已经被感染了,所以经常有人问:我已经被感染了,如果有机会,还有没有必要接种信使RNA疫苗?如果有必要,应该隔多长时间才能接种?即使已经被感染过了,也还是很有必要接种信使RNA疫苗的。虽然被感染过一次,但以后还有可能再次被感染,接种信使RNA疫苗就是要为下一次感染做好准备。被感染后应该隔多长时间才可以接种信使RNA疫苗呢?从被感染的时候算起,三个月之后就可以去接种了。

2023.01.18录制
2023.03.16.整理

究竟有没有新冠后遗症? 

文|方舟子

关于新冠有没有后遗症或有没有“⻓期新冠”,这个话题在中国变得非常有争议。以前,中国为了给严防死守造舆论,把新冠说得非常可怕。当时的舆论强调的是,感染新冠即使治好了,很多人也会有严重的后遗症。还说美国、欧洲得新冠后遗症的人非常多。中国现在放开了,又要为放开造舆论,把新冠说得非常轻微。除了说新冠比流感还要轻,还说新冠不会让人得后遗症。香港大学一个叫金冬雁的教授,居然说什么大量的⻓期新冠完全是媒体的造谣。

这不是媒体的造谣,而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事实。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控中心、美国卫生部等等,都承认有⻓期新冠或者新冠后遗症。这个名称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叫法,医学界一般叫新冠后遗症,也有人把它叫做慢性新冠,媒体喜欢把它叫做⻓期新冠。虽然名称不一样,讲的却是同一件事:一个人如果被新冠感染,即使已经被治好,在很⻓时间内也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症状出现,而这些症状又被认为跟曾经被新冠感染过有关。但是,起初出现的症状属于被感染产生,不能算作后遗症,那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有了⻓期新冠或者新冠后遗症呢?

一个人如果被新冠病毒感染,一般在一个月内会好,所以美国疾控中心对于新冠后遗症的定义是:如果过了一个月还有症状,就属于⻓期新冠。而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更严格:被新冠病毒感染三个月之后还有症状,而且症状持续两个月以上,才算是⻓期新冠或者新冠后遗症。

主要有哪些症状呢?第一是感到虚弱,人很容易疲惫,第二是发热,第三是呼吸感到困难。这些只是最常⻅的症状,而⻓期新冠的症状是多方面的,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症状涉及到身体的各个系统。比如涉及到心脏的问题:心悸、心跳过速;涉及到消化系统的问题:腹泻、胃疼;涉及到神经系统的问题:失眠、记忆力受影响、感到焦虑、抑郁等等。症状非常多,各种各样都有。

为什么会有这些后遗症呢?原因还在研究,归纳起来大概有几种可能性。一种是病毒还在人体内潜伏着,没有被完全清除掉。另外一种可能性是病毒已经被完全清除掉了,但为清除病毒而调动起来的人体免疫系统反应还没有完全消失,比如体内还存在着炎症,就会影响到身体的各种功能。还有一种可能性是,病毒入侵导致身体某些器官受到的损伤还未恢复,最常⻅的就是肺部的损伤。虽然病毒已经都被消灭了,但肺部的损伤要慢慢恢复,就需要比较⻓的时间。只要肺部的损伤还存在,呼吸就会受到影响。还有一个容易受损伤的是心脏。受到新冠病毒入侵,心脏会发炎,这个炎症一时半会是消失不了的。有一项研究说,即使在新冠好了以后,60%的人心脏还会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这就会导致心脏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影响到呼吸。

大家关心的还有一个问题是新冠后遗症究竟有多普遍。各种各样的调查结果不太一样,有的认为非常普遍,有的认为并没有那么多。比如有一项调查发现,在被新冠感染一个月到一年之间,65岁以下的成年人20%还有各种各样的症状,65岁以上的人25%还有后遗症。但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表明没那么普遍。它的数据显示,被新冠感染一个月之后,13%的人还会有症状;三个月之后, 就只有百分之二点几的人还有症状了;如果住院,那么30%的人在六个月后还有症状。所以如果没有严重到住院,所谓的⻓期新冠的比例并没有那么高。纽约城市大学最近公布的调查结果发现,被新冠感染的人7%有后遗 症,在7%的人中大概1/4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在有后遗症的人当中,接近30%的人是一年前或者更早被感染 的,也就是说,过了一年甚至更⻓时间,还有部分人有后遗症。不同研究的调查结果,数据差别是很大的,但问题是目前并没有一个检验的标准能够判断究竟是不是新冠后遗症。只靠患者陈述自己的主观感觉说自己有什么 病,医生又查不出别的原因,而患者以前又有被新冠感染的病史,最终只能把新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症状都归为新冠感染的后遗症了。所以,对新冠后遗症和⻓期新冠的诊断靠的是排除法,找不到原因就归到新冠感染,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检验、诊断标准。这就是目前后遗症究竟有多普遍众说纷纭的原因。争议是难免的,因为新冠毕竟还是一种比较新的传染病,我们对它能够造成什么样的后遗症、后遗症会持续多⻓时间,了解还是不够的。

但不管怎样,新冠后遗症的存在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中国为了放开,为了把新冠说成轻得不能再轻的传染病,而否认这个事实,是很可笑的。

2022.12.15录制 
2022.12.23整理